憾動心靈的木魚聲!
說到我學佛的因緣,這要感恩我的同修(佛教徒稱配偶為同修),她從二十多歲就開始學佛了,只是後來婚後由於工作和小孩的緣故,接觸的時間漸漸少了,直到三年多前女兒上學了,她才重新開始到住家附近的普燈精舍(中台禪寺安坑分院)上禪修課或參加法會活動。
至於我呢?當時我還是個對宗教不大熱衷的人,除了偶而會去行天公燒燒香外,我很少參與宗教活動。直到後來女兒也開始到精舍參加親子禪修班,我才開始參加一些精舍的法會活動。
在95年1月8日,當日我陪老婆去精舍參加藥師法會,當天是藥師法會圓滿日,我一如往常跟著大家一起誦經、禮佛。只是不知何緣故,漸漸的有一種感動在心裡醞釀,甚至有一種眼淚想奪眶而出的感覺。尤其是悅眾法師那一聲聲的木魚聲,更是深深的敲入我的心裡、撼動著我的心,那種感動深深震撼著我的內心。我只得暫時停止誦經,避免我可能會真的痛哭失聲。當日法會結束後,看到旁邊傳寰師兄眼眶紅紅的,他說「還是忍不住哭出來」,我才發現原來別人也會這樣。
就因為這樣,我覺得也許我學佛的因緣到了,次月我皈依上惟下覺大和尚,接著開始到精舍上禪修課,從初級、中級、高級,到現在已經是研經班了。
不過、學佛的路還長,得要像大和尚所說「要站的長、站的久」,要努力的還很多!
如此說來我的佛緣結的比你早,只是沒你深,套句佛家語(佛渡有緣人)或者是我業障太深,因緣未足.
我第一次對佛教生出好感,是大一時,班上的學藝,找他高中老師寫了一幅字,貼在教室的後牆,字寫得行雲流水,是弘一大師的(落花詞),何落花委地無言兮,化作塵泥,何春光長逝不歸兮,永絕消息...我經常課餘看著唸,之後我買了弘一大師的傳記來看,沒想到那麼有才有藝的風流人物,怎麼能夠一下由繁華遁入空門,過著清苦持戒的修行生活,那樣的果斷絕決,真不是常人可及,我實在打心裡佩服他.
後來同學中有信佛的,借了我一些佛書,我被佛教的圓融思想所感動,覺得佛教是充滿入世的積極性,並不是那麼的消極,然後,我開始吃素,想培養慈悲心.
不過,幾年後,我的思想又變了,人的世界很難無爭,劣幣驅良幣的結果,世界不會因為佛教的信仰而變得美好,總之,我背棄了信仰,尤其每次聽到(正信的佛教),我就覺得信仰是個可笑的東西.
很感謝你的分享.
人生原本就有許多苦、社會也總是存在著一些不公的事情,不過仍然有許多良善的人在從事著一些良善的事。
現今社會紛紛亂亂,用佛法的角度來說,是人們的共業。引用大和尚的開示:『要想外面的境界很太平、很安定、很清淨,先要從心當中來轉。《維摩詰經》講:「心淨則佛土淨。」心清淨了,這個地方就是淨土,不必另外去找淨土。如果不從心上去轉,無論逃到什麼地方,都一樣有煩惱、不安定。』
大和尚說「學佛要需要有善知識引導,才能建立正知正見」,希望你的因緣早日成熟,早日遇到你的善知識。
啊!對了!
http://www.ctworld.org.tw/index.htm
你可以到上面這個網站,點進去右上角「本期主題」,剛好是說慈悲心喔!可以看看、思考一下,也許你會有不同的想法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