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9日

禪與情緒管理

現代人在職場、生活、家庭及其他等等環境都常須面對來自多方的許多壓力,諸如婆媳問題、夫妻相處、生涯發展、親子教育、...等等問題。

若是調適的好,壓力可能會是個助力,讓你更上層樓、心智成長;無法調適過來的人,則容易鎮日陷於情緒失控的狀態,更有人因此罹患躁鬱症,嚴重的還會做出一些令人遺憾的事件。所以,情緒管理真的是現代大眾很需要修習的一門課程。

教授法師說:修禪就能做好情緒管理。

佛法說:人人天生具有佛性,只是常因為心靈受到煩惱妄念的蒙蔽,而迷失本性。

以前上初級禪修班時,法師也說修行禪法是為返本歸原,回歸我們原本清境自在的那一念心。如果我們時時刻刻不忘觀照自心,免於陷入惡念、惡行之中,自然能做好情緒管理!就像法師所說,時時觀照自己這一念心,將自己定在這一念心中,以智慧化解生活中的困境。所以法師說:禪修就是修習「定慧等持」。

我覺得神秀大師所說: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,時時勤拂拭,莫使有塵埃。」這一首偈,似乎可以做為修習的參考。以我本身來說,由於工作的緣故,常常會有很多客戶來提出求償,有些客戶很傲慢或態度很差,
以前的我常會因此動氣,跟他們吵了起來,或是業務人員來問一些瑣碎的事情時,抱怨業務人員為甚麼這麼笨,要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問一樣的事。

然而,自從去年開始接觸佛法、持誦藥師經、法華經後,在起心動念想罵人之時,立即想到這是不好的念頭,馬上滅了這個念頭或根本沒有起這種念頭。遇到情緒化的客戶就盡量想辦法去化解他的情緒,為他解決問題;遇到他人詢問,即使是重複的問題,也耐著性子好好的回答。

記得蘇東坡有一個「八風吹不動、一屁打過江」的公案,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我們的情緒常常因「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」等八風所轉,而起心動念,乃至造作種種惡業。從情緒管理的角度來看,就要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緒,先忍住,慢慢再用智慧去化解自己或他人的情緒,最後達到如如不動的心境。

Seja o primeiro a comentar

張貼留言

寂然如浮雲 © 2008. Template by Dicas Blogger.

TOP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