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3月24日

好文分享:假日農夫 種田趣!

本篇文章摘自:商業周刊第 1061 期
作者:駱亭伶

-------

印象中,上一代務農為生的老人家,總是告誡子孫,要「好.好.讀.書」,將來不要再辛苦種田。有趣的是,如今的都市人,最大夢想卻是回歸田園。農業資產交易網所曾經公布的「田園夢想大實現調查」:近五成的都市人,夢想回歸田園,有高達八成的都市人,想在六十歲前,擁有一塊田地。而近年來,有不少人開始利用假日當農夫。這和日本作家見直紀推動的「半農半X的生活」主張不謀而合,人們可用一半時間務農,另一半時間則仍從事與個人才能有關工作。

見直紀在書中提到:務農是人找到與自然連結、恢復感性,同時還可自給自足的最佳方法。

其實,早在民國八十二年到八十五年間,農委會就推廣假日市民農園,鼓勵都市人租地耕種,曾造成一股風潮,但後來卻也因為許多人沒耐心而放棄,不少市民農園轉為休閒用途。只有民國八十九年開辦至今的新店市民農園,因租金比其他農園便宜二分之一,且多數會員都已經營五年以上,位於廣興兩千多坪的農地全部租罄,菜價高漲期間,更有數十位民眾排隊候補。

另外,針對做農不如想像中容易,很容易因挫折、疏懶而放棄的問題,近兩年,許多農園與社區大學合作,分春、秋兩季開班,包含課堂教學以及農園實作共十八堂課,結業後有心繼續的學員可以順理承租農園,左鄰右舍就是學長或學友,產生相互鼓勵支持社團效應,每學期開課幾乎都爆滿。

真正的樂活(LOHAS, 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),除了健康生活,更強調永續。假日農夫健康做農的同時,延續人類、土地與自然的生命,是比一般休閒更具樂活精神的方式。

三月,正是春暖花開,萬物滋長的季節,如果你也蠢蠢欲動,想「半農半X」?已經有很多人帶頭跨出了第一步,不妨準備起跑吧!

------

最近因為外婆往生之故,回去鄉下幾趟,看著那一片種植著各種植物的田地,還真的有種想來種種田,體會一下在田裡揮汗的感覺,這是不是也能算是「慢活」的一種方式呢!今天在聯合報網站上看到「慢動 讓你更聰明」這篇文章,上面說「當人們面臨壓力時,思考較快,腦波出現高週波β波,模式像電腦般,職場上多用此思考;慢速思考,則是放鬆後的思考模式,腦波呈現α波和θ波,想出來的事物,常更有創意。」

看來我們得要想辦法讓自己在快慢之簡取得一些平衡囉!


[延伸閱讀]



累了嗎?「慢動」放空一下吧!

假日農夫 -- 農委會網站

Seja o primeiro a comentar

張貼留言

寂然如浮雲 © 2008. Template by Dicas Blogger.

TOPO